當年周迅大婚的時候,有人刊登了整版的報紙廣告,稱:“高圣遠你敢不敢像我這樣愛周迅!”更聲稱:她若安好,我備胎到老。雖說是炒作,但也感動了一大片的人。當“正胎”出現問題的時候,就需要“備胎”勇敢地站出來,給予關懷和愛。由此可見,關鍵時刻備胎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今天,我們來說說真正的備胎,呃,就是汽車屁股上裝著的那個!
一般轎車都會備有一個備用輪胎,其規格會與原汽車輪胎規格相同。但是在有些車子上為了提醒車主及時檢查和更換故障輪胎會采用特殊顏色輪圈備胎、小備胎、折疊備胎、零壓續行輪胎等等形式的備胎。
備胎種類:
1.全尺寸備胎:全尺寸備胎的規格大小與原車其他4條輪胎完全相同,可以將其替換任何一條暫時或已經不能使用的輪胎。
2.非全尺寸備胎:這種備胎的輪胎直徑和寬度都要比其他4條輪胎略小,因此只能做為臨時代替使用,而且只能用于非驅動輪,并且最高時速不能超過80km/h。
3.零壓輪胎:零壓輪胎又被稱為零壓輪胎(run-flat tire),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防爆輪胎”,業界直譯為“缺氣保用輪胎”。與普通輪胎相比,零壓輪胎在遭到刺扎后,不會漏氣或者漏氣非常緩慢,保持行駛輪廓,胎圈也能一直固定在輪輞上,從而保證汽車能夠長時間或者暫時穩定行駛至維修站。因此,裝有這種輪胎的汽車也就不再需要攜帶備用輪胎,從而將備胎以另一種方式無形的隱藏在4條輪胎上。
那么使用備胎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很多車主對四條使用中的輪胎都很在意,對輪胎的檢查和四輪換位等相關知識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常常會忽視了對備胎的保養。提醒廣大車友注意:還要備胎的日常檢查,不要等到某個輪胎發生意外狀況,取出備胎時才發現,備胎已經無法使用。
定期檢測備胎
日常保養中或者長途出游前,很少有車主對備胎進行檢測,而一些不專業的維修店也經常會疏忽這一點。備胎檢測主要是檢查胎壓和有無磨損和裂痕,在胎紋磨損到磨損標志線之前,要盡早對輪胎進行更換。如果胎側有細小裂紋,就不能用它跑長途或高速行車,因為輪胎側壁較薄,高速行車容易發生爆胎。
油品與備胎不放在一起
輪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膠,而橡膠最怕的就是各種油品的侵蝕。車主經常在后備廂內存放潤滑油等油品,這些油一旦沾到輪胎,會使輪胎發生脹蝕,將大大降低輪胎的使用壽命。如果輪胎沾到油污,要及時用中性的洗滌劑把油污沖洗掉。
備胎壽命4年左右
很多車主認為,只要把備胎一直放在后備廂里不使用,就可以“長命百歲”,這是不對的。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車主在爆胎后想更換備胎,但卻發現備胎在放置多年后,已嚴重老化,早已是廢胎。因為輪胎是橡膠制品,存放時間太長會出現老化現象,一般輪胎的老化期為4年左右,因此,到4年之后就應該更換備胎。
備胎不應長時間使用
備胎因為使用頻率低、與地面的摩擦少,而且部分備胎的尺寸會比正胎尺寸小一些,其扁平率、胎寬或輪胎直徑都與正常使用的輪胎不一樣,因此換上備胎后,四條胎的摩擦系數不同,地面附著力不同,氣壓不同,長時間使用會對車輛的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及懸掛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給行車安全帶來隱患,還會使同向的其他輪胎產生摩擦不均勻等現象。
修補后輪胎放后輪
有的車主會將修補過的輪胎作為備胎,這些輪胎如果要再次使用,一定要放在非驅動輪上,一般我們駕駛的中級及以下的車輛都是前驅車,而且由于前輪爆胎后汽車的方向更不容易控制,所以修補后的輪胎要放在后輪。另外,使用備胎尤其是小型化的備胎時,要注意控制車速,一般的情況下以不超過80公里/小時為宜。
(部分資料來源于百度百科 責任編輯:f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