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旦安逸了,就沒有志氣了。宋朝太平的時候,會被蒙古人滅,被元朝統治久了,才會反抗建立起明朝。一旦明朝安逸了,就不思進取,結果會被滿人滅。被滿清統治久了,才會覺醒,然后建立新中國,現在中國人又安逸了,各種腐敗橫行,不思進取,自欺欺人,結果會怎么樣?悲哀也!看看《世界企業家》雜志(bossline.com)編制的“中國大陸最無恥的十大企業”排行榜。
一,中國移動(國有完全壟斷企業)
《世界企業家》雜志(bossline.com)認為:作為全球最賺錢的電信公司,中國移動絕對不是國人的驕傲,因為移動的錢不是賺的,他是從國人身上一刀一刀割的。從北美的洛杉磯打倒中國的上海,每60秒鐘大約三美分,而從中國的北京打倒50公里外的廊坊,每60秒鐘需要九毛錢。從美國的東海岸的紐約漫游到西海岸的舊金山,漫游費是0,而從中國的上海漫游到三十公里外的昆山,漫游費是一分鐘一塊三。堂堂十三億人口的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因為行政壟斷竟然僅僅只有兩家移動公司,而另一家聯通還是移動的同胞兄弟。所以移動公司只要緊緊握住“國有壟斷”這把鋒利的砍刀,無論我們多么憤慨和無奈也只能是壟斷公司刀下待宰的羔羊。
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國有完全壟斷企業)
中國石油終于超過了豐田汽車,榮贗亞洲最賺錢公司的桂冠??墒强峙氯澜鐩]有一個人認為中石油可以和豐田相提并論。當豐田制造的汽車跑遍了中國大街小巷的時候,中石油在japan連一滴汽油也賣不出去。但是這并不妨礙中石油可以在國內呼風喚雨橫行霸道。中石油從大慶開采的石油,每桶成本不到十美元。中石化從波斯灣進口的石油每桶大約六十美元,可是中石油竟然能夠把從大慶開采的石油賣到和波斯灣進口的石油一樣的價格。每升五塊錢的汽油甚至比美國加了資源稅和燃油稅的價格都高??纯匆惶焯焱媳q的油價,再看看中石油半年賺了一千億的銀子,除了苦笑和憤怒,我們也只能乖乖的給人家掏錢。誰教人家是國有的呢?
三,中國工商(農業)銀行(國有壟斷企業)
服務是中國特色,收費和國際接軌,貸款利率是中國特色,存款利率和國際接軌,賠錢的時候告訴國人說,自己是全民所有制企業,財政部就手忙腳亂拿著納稅人的銀子,給工商銀行動輒幾千億的壞帳買單。賺錢的時候告訴國人說自己是海外上市企業,然后將大把大把從國人腰包里搜刮來的銀子奉獻給國外的同行。
四,一汽集團(國有壟斷企業)
五十年前,一汽制造出第一輛解放卡車的時候,韓國人連手扶拖拉機也造不出來。五十年后,當韓國人的現代占領了整個首都機場的時候,一汽的紅旗還在頂著奧迪幾十年前那個老殼招搖撞騙。二十年前,國家為了迅速提高國產汽車的制造水平,本著“市場換技術”的戰略,為一汽引進了大眾和豐田等世界頂尖的汽車公司。二十年后,大眾豐田叱咤風云橫行中國的時候,這個不爭氣的敗家子兒不但什么也沒學會,還把自己的老本給丟了。甚至直到現在那個破破爛爛的紅旗竟然用的還是日產的發動機。十年前的奇瑞和吉利還沒有出生,一汽的紅旗就是國人唯一的驕傲和希望。十年后的今天,奇瑞和吉利奮發圖強茁壯成長。一個月的產量比紅旗三年的產量加在一起都多。而那個破破爛爛的紅旗早已經成了國人的恥辱。更加讓人氣憤的是,一汽為了敷衍國人對于自己不爭的指責,把豐田皇冠的商標給拆了,告訴我們這是紅旗3。給馬自達6換一個外殼告訴我們這是奔騰?;蠲撁撘粋€敗家子兒加大騙子。
五,中國人保集團(國有壟斷企業)
人保公司一部普通五座汽車的強制險成本不到200元,一年的保費征收大約要1000元,人保交強險的毛利可以達到400%,人保公司一份航空意外險的成本不到一元,但是旅客的購買成本是20元,考慮到一些發行費用,人保的意外險凈利可以達到700%,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么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不知道這個口口聲聲代表國家利益和全民利益的人民保險公司為什么比“踐踏世間一切”的資本家還要心狠手辣?
六,國家郵政局(國家完全壟斷機構)
《世界企業家》雜志(bossline.com)一位讀者曾經到郵局郵寄幾本書,郵局的工作人員仔細的檢查讀者的書后,把一頁夾在書中的信紙給抽出來,告訴他這一頁紙不允許夾在書中,必須要通過信件才能寄出。讀者問為什么,人家說是規定。讀者再問,人家連理我都不理我。我還曾經到郵局寄過一些筆記本,當拜托工作人員用紙箱給我包裝時,工作人員告訴我,筆記本不能寄包裹,只能當信件寄。我問為什么,人家說是規定??蓱z我幾十本的筆記要被按克數計費,而且每個“信件”還不能超過兩公斤。每次和郵局打交道的過程都讓人身心疲憊不堪回首,惡劣的服務態度,匪夷所思的內部規定,僵硬扭曲的教條主義。沒辦法,誰教人家頭頂頂著“國家”兩個字呢
七,華北高速公路(國有壟斷企業)
海南的香蕉一毛五分錢一斤,爛在地里無人問津,北京的香蕉兩塊五一斤,昂貴的價格同樣無人問津,昂貴的高速公路收費把海南和北京隔絕在了兩個遙遠的星球。事實上目前全世界90%的收費公路都在我國境內,而且收費的金額高到讓人難以承受的地步。從北京到上海的過路費大約六七百元,基本和一張機票相當。要知道就是在比我們富裕的多的美國,從紐約到華盛頓的過路費也不到區區十個美元,而且美國的高路公路百分之九十都是完全免費。沒辦法,此路是我開,此站是我載,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八,東風汽車(國有壟斷企業)
如果說一汽集團在委身大眾的時候,還知道留下一個破破爛爛的紅旗敷衍眾口。那么東風在投靠日產的時候基本已經徹底的放棄了自己的責任。他的老總理直氣壯的說,“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最終方向,就是融入全球的六加三等九大集團”,在和日產全盤合資后,馬上就停產了東風小王子,解散了東風研究院。辭退了研究開發人員,心甘情愿的做起了日產和標志的傀儡。帶頭開始了對民族汽車工業的絞殺。當東風卡車的裝備的發動機已經全部變成了康明思和日產柴的時候,你還期望他能擁有一顆民族心嗎?
九,國家電網
號稱中國第一資本集團,一個電工年薪就有上10萬,賺了多少錢了,電費就沒降過多少。“這一關系國計民生的巨額工程,并未納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但竟然越過國務院和全國人大的決策與監督,直接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批準。” 建國以來最大的電力建設項目,正身陷壟斷之議! 國家電網公司和山西、河南、湖北同時召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建設誓師動員大會。而此時,以個性剛直敢言而被業內稱為“電力斗士”的楊名舟再次上書國務院直指國家電網公司壟斷,此前他曾上書國務院直言“電力改革基本不成功”。報告立即引起了國務院高層的關注。“推進派”和“反對派”圍繞著“特高壓電網上馬與否”的一場激辯,正在成為這個秋冬之交最引人注目的電力事件。如果全國鋪開特高壓交流電網,全國一張網即宣告形成,壟斷在技術上就形成了。這與“5號文件”確定的發展區域電網、實行輸配分開的目標相悖。1000千伏的特高壓會使目前區域電網的500千伏網架解列成為配電電網,從體制上、技術上徹底堵死了區域電網公司的發展之路,其最根本的目的是維護壟斷管理體制。
十,中國各大學
為何把大學說成企業?因為中國的大學都是以贏利為目的的。國家每年投入多少錢,什么重大成果都沒有! 大學學術腐敗卻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道德問題,這些年學術腐敗的那么多,難道都是因為他們缺乏最基本的學術道德嗎?問題往往沒有那么簡單,也許當許多人都存在某種道德淪喪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開始關心思考我們的制度了,因為制度比道德更有約束力和激勵性。因此,談到大學的學術腐敗,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大學的制度問題而非學術腐敗本身。中國的教育體制獨具特色,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學也進一步市場化和產業化了,但大學畢竟不是企業,大學的根本任務在于培養人才而不是生成物品,大學的產業化應該遵循何種模式進行必將成為問題的關鍵,或者說,一個不成熟的大學產業化方案本身也許已經給后來的學術腐敗埋下了伏筆。
那么,我們今天的學術腐敗到底與高校產業化有無關系呢?顯然有,因為學術腐敗在高校產業化后明顯地嚴重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學產業化了,產業化了東西就必須有很好的量化方式,否則就無法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分配資源。如果說沒有那么多論文發表,國家就不可能給那么多基金讓你做研究,因為花錢是要有收益的,道理就那么簡單。于是,大學就給自己的員工和學生定指標,員工和學生為了學校和自己的生存就必須迎合這種量化方式,一場以論文和專著數量為目標的學術競賽便由此拉開,惡性競爭也由此形成。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當然也包括搞學術腐敗的人本身都知道學術研究不是一個市場化過程,但學術研究本身卻需要錢,這樣一個內在矛盾便產生了,一個學術研究需要錢的過程轉化為了一個為了錢而強行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完全地本末倒置了,如果說學術研究本身具有一定規律性的話,那么把學術和掙錢聯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但是,我們有更好的量化學術研究成果的標準嗎?沒有。我們的大學還能這樣市場化下去嗎?我想也不行,一個半企業化半行政化的高校再來一個不倫不類的產業化,我想本身就是一件遺憾的事情,更不必說學術腐敗這種小事了。因此,反對學術腐敗任重而道遠,因為它只是高校產業化的一個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