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2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約為3.02億,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310萬輛,同比增長67.13%。疫情后經濟的復蘇,大街上隨處可見的綠牌電動汽車,甚至新能源已經成為電視劇中霸道總裁的座駕,可見新能源車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市場滲透率高。
據乘聯會統計,2023年3月乘用車新四化中電動化指數為33.9,且連續2個月保持上升態勢。2023年3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到54.57萬輛,環比增長23.6%,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的將繼續攀升。
新能源汽車火了,充電樁行業也賺的盆滿缽滿。新能源汽車配套的專屬輪胎產品,也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無論是國外輪胎巨頭,還是國內名列前茅的民族品牌,都競相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專屬輪胎。但是,新能源專用輪胎并沒有像電動汽車一樣出現現象級的爆火,到底是理想碰撞的曇花一現還是輪胎市場的必然趨勢?
想法不錯,市場實施待定
新能源汽車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出租車、網約車和物流運輸車,新能源車在這類場景非常具備優勢,所以成熟的新能源專用輪胎必定有廣闊的前景。國內外胎企以群雄逐鹿的態勢,數不勝數品牌入局新能源領域,都期望緊抓機遇,在這個新興細分市場上分一杯羹。
在未來,隨著新能源車的運用更加成熟、普遍,新能源輪胎領域也將進入行業洗牌,那些打著新能源旗號,卻僅做了微不足道的改變而制造輪胎的企業,必將面臨被踢出局命運。市場份額會大幅集中到一些真正回歸到產品性能上的輪胎企業,存活下來的輪胎企業也將重新分析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產品定位會更加的清晰,制造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好產品。
對于中國輪胎行業,技術和工藝從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產品技術研發的成熟僅僅是時間問題,關鍵是能擁有一種真正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成熟市場認知。
新能源車胎,“錢”途無量
眾所周知,輪胎本身就是一個性能矛盾體,在輪胎的創研上,各大廠家都在致力于打破輪胎的魔鬼三角定律,耐磨性、抗濕滑性、滾動阻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提高,用戶對駕乘體驗有著更多的期待,期望輪胎作為汽車唯一抓地的重要部件,能夠同時達成汽車制動、操控、減震、承重、靜音、舒適等多重使命。
相對傳統車胎,對電動車胎在低滾動阻力和高負載能力以及減少胎噪的要求將會更高。目前來看,無論是產研投入還是未來市場趨勢,新能源輪胎都將“錢”途無量。事實上,相比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突破性的改變,電動車輪胎在目前并沒有質的飛躍,這也是新能源車胎沒有爆火的原因之一。
胎企發力新能源輪胎,任重道遠
鄧祿普e. SPORT MAXX、浦林成山XNEX SPORT EV、德國馬牌eContact、朝陽1號 EV PRO、等等,國內外眾多廠商仍然奔赴在探索的路上,想要顛覆人們對傳統輪胎的觀念和認同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十年磨一劍,深耕市場,從用戶需求入手,打造新能源時代的專屬好輪胎!
(原創責任編輯: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