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輪胎似乎并不太引人關注。然而前不久閉幕的“兩會”上的一則提案,卻將廢舊輪胎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行業內熱議的話題。
■爭議從何而起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其提案中表示,隨著國內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如何有效利用以廢舊汽車輪胎為代表的廢舊橡膠,已成為再生橡膠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賈康在提案中指出,應適度放寬對于廢舊輪胎的進口限制。通過利用國外的廢舊輪胎資源,以積極促使正規企業可以較低成本獲得與之生產能力相適應的廢舊輪胎原料。
賈康認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資源消費大國,同時也是橡膠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據數據統計,2012年我國產生的廢舊輪胎約2.8億條,總重量1018萬噸,數量居世界第一。但經正規渠道回收部分的卻不足50%。
賈康在提案中指出,再生橡膠已成為中國第三大橡膠來源,以報廢汽車輪胎為代表的廢舊橡膠綜合利用,對于緩解國內消費需求增長所帶來的資源短缺及緊張局面有重要意義。有專家指出,賈康的觀點是基于當前我國天然橡膠對外依存度較高,國內橡膠產量增長緩慢的情況下提出的,作用是確保橡膠行業保持快速、穩定發展。
此前,在2010年12月31日,工信部發布〔2010〕第4號工產業政策,公布《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將提高輪胎翻新率,加強再生橡膠產業節能減排,逐步擴大橡膠粉直接應用范圍和促進熱解技術不斷優化作為四項重點任務。并將2015年載重輪胎翻新率提高到25%,巨型工程輪胎翻新率提高到30%,轎車輪胎翻新實現零的突破。廢輪胎資源加工環保達標率達到80%。穩定發展再生橡膠產品,年產量達到300萬噸;橡膠粉年產量達到100萬噸;熱解達到12萬噸。培育10家左右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知名企業等目標作為發展目標。而在《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中,則明確提出要嚴禁變相違規進口廢舊輪胎。
■提案引發爭議
賈康的提案意在通過適度放開廢舊輪胎限制,規范廢舊橡膠利用,從而緩解橡膠資源短缺所帶來的問題。不過,在賈康提出該提案后,便引發了輪胎行業內的爭論。“反對!”近日,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于放開廢舊輪胎進口的提案這樣表示。“我尊重經濟學家的研究和提案,但從輪胎行業的實際情況來講,我反對放開廢舊輪胎進口。”王峰認為,當前我國是輪胎制造大國,每年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很可觀,現在要研究的不是是否應該放開廢舊輪胎進口,而是應該著手于如何將國內的廢舊輪胎資源物盡其用。“倘若放開進口,進口的也應該是國外先進的橡膠再生利用技術,廢舊輪胎翻新利用技術、設備以及相關人才,而并不是單純進口廢舊輪胎。”王峰說。“我們缺乏的不是廢料,而是再生利用廢料的技術和手段。”王峰表示,倘若采用技術落后的生產方式,在生產輪胎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料,并會造成污染。作為輪胎生產企業,現在亟待解決的是如何將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國家倡導“綠色經濟”,作為輪胎生產企業,在生產環節中,一定要盡力做到綠色生產、綠色發展。
輪胎行業內持反對聲音的并不在少數。曾在2010、2011年連續兩年在“兩會”上提案,建議將廢舊輪胎列入禁止進口的三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玉華此前曾對媒體表示,廢舊橡膠資源利用的來源應該立足于國內。
此外,業內也有聲音表示,即便進口廢舊輪胎資源,也會在進口循環過程中造成污染,浪費能源。